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雅慕课

文雅慕课丨《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风流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11-18

打印 转发至:

课程简介


《世说新语》是一部意蕴丰富的书,详细记载了魏晋名流的生活轶事,将先贤的机智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本门课程以《世说新语》为宗,将阮籍、嵇康、王羲之、谢安等名人轶事一一道来,旨在用现代视角解读传世经典,帮助大家扫除理解障碍,从而引起文化共鸣与思考,启发大家思考当下现实生活。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魏晋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流俗、甚至不同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以竹林七贤兰亭名士(谢安、王羲之、王徽之、刘惔、王濛、支遁、孙绰、许询等人)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是在魏晋玄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思想上:颖悟。性格上:旷达、真率,亦可概括为豁达。行为上追求脱俗。代表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


教师团队

刘强笔名留白,197010月生于河南正阳,同济大学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人文学者,曾任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1)。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硕士(2001)(师从曹旭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2004)(师从骆玉明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兼杂文散文创作。在《学术月刊》《复旦学报》《文史知识》《古籍研究》《中华艺术论丛》《上海师大学报》《阴山学刊》《同济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古诗今读》《世说新语今读》《有刺的书囊》《竹林七贤》《惊艳台湾》《世说学引论》《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等。201010月曾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竹林七贤》。

了解相关更多知识可以访问文雅慕课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