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雅慕课

文雅慕课丨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9-30

打印 转发至:

课程简介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看似背道而驰,实际上却息息相关。文化传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现代文明。本课程全面介绍了传统的定义和特点、中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发展特征,并分析了双方的异同。并由此引申出文化传统对于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中华传统文化种类

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还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有: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程目录

1 关于传统理论的一般介绍

 1.1国内外传统文化理论1.2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3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1.4传统文化的现代转

2 如何正确对待哲学传统

2.1早期哲学流派2.2近代哲学流派分析

3 科学真理传统

3.1科学的本质 3.2科学的内涵随时代的转化

4 善恶传统批判

        4.1传统视角中的善与恶 4.2传统视角中的天理人欲4.3传统视角中的公与私 4.4传统视角中的义与利

教师团队

吴相洲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学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曾在北京大学师从陈贻焮和葛晓音先生。现任或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乐府学会会长,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