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雅慕课

文雅慕课 | 承载传统文化、艺术与修养的中国书法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2-17

打印 转发至:


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艺术与修养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书如其人”是因为中国古人相信,书法是艺术家内在精神的外化,书法的风格与人的修养有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而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环境中,人格品节学问修养也成为了重要的艺术评价标准。

中国古人的审美标准中,伦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在复杂的伦理环境中,人品甚至超越艺术性是一种首要的评价标准。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繁育,现已非常成熟,形成了各式各样,各大派系,各种形体的书法,主要的分法大家常见的就是颜,柳,欧,赵。按书体的不同,可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篆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汇也;豕者,象之形也。篆书,即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即隶书之前的字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小篆,是秦国宰相李斯的书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实施书同文采用的字体。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课程简介

本系列主要讲欣赏书法不等于识字书法与写字的区别:1.功能与目的不同 2.书写方式不同 3.技法难度与情感表现的深度和强度不同(楷书:练控制力、平衡感)二、作为修养的书法

教师介绍

邱才桢: 男,中央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鉴定博士。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

扫码查看课程详情